濕疹
濕疹是在臨床上很常見的皮膚病,濕疹有幾個特點:
(1) 濕疹的外觀皮損是多形性,它可能是粟狀小紅疹,亦可能是丘疹,紅斑或混合性。
(2) 瘙癢是濕疹的典型症狀,瘙癢為間歇性或陣發性,患者常因夜間癢甚而影響睡眠。
(3) 反覆發作性;常因換季,或接觸到過敏原而引發。
(4) 有慢性化的傾向:病程可能纏綿數年,甚或數十年。
濕疹發病的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二種:內因如遺傳性過敏體質或身體素有濕熱內蘊,外因如接觸到花粉,灰塵、動物毛或因食蝦、蟹、海鮮引發。而長期的勞累或過度疲勞造成免疫功能減低亦會引發。
濕疹在臨床症狀上分為急性、亞急性、慢性三種:
(1) 急性者:發病急,病程短。皮膚初起潮紅漸發為多數且密集的小丘疹、紅斑、或小水疱。因搔抓而出現小點狀的糜爛滲液,極而結痂,漸至乾燥脫屑。易反覆發作範圍漸擴大。也常見因搔抓造成繼發感染,行程小膿疱。
(2) 亞急性:多由急性而來,皮膚紅腫已減輕,以小丘疹,結痂、及鱗屑多見。此時期仍癢甚。
(3) 慢性:由急性、亞急性反覆發作而來。因皮膚發炎的現現深入內部而導致皮膚增厚,乾燥脫屑,色素沉著,仍會因搔抓多而見少許滲液,慢性濕疹常侷限在某些部位,病程纏綿時輕時重。
中醫治療,須依個人體質及皮損狀態來辨症施治:
(1) 在急性期:以清熱利濕為主要治則。常用方劑為消風散、龍膽瀉肝湯、萆薢滲濕湯。常用藥物為黃芩、黃柏、苦參、銀花、土茯苓、丹皮、白茅根、蒲公英、澤瀉。
(2) 亞急性期:以健脾利濕為主。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。常用藥物如薏仁、白朮、蒼朮、滑石、豬苓。癢甚可加地膚子、蛇床子、蒺藜。
(3) 慢性期:症見陰虛血燥,用藥以清熱利濕,養血除風為主。可以滋陰除濕湯、養血消風湯作加減。常用藥物為當歸、丹參、生地、白芍、茯苓、白鲜皮、蛇床子。
濕疹患者平時應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,少吃辛辣,蝦、蟹海鮮,羊肉等發物。患處瘙癢時不要過度搔抓或用熱水沖洗。衣著以棉質為佳。以減少發作。配合用藥,對症施治,改善體質。可獲良好的治療效果。